接下來看,在新增屬性的時候,當你點選Type時候,可以看到有很多官方提供Data Type,注意到,每個Data Type最後實際被儲存的資料格式都不太相同,所以如何選擇正確的Data Type也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。
當我設定好Name 跟 Alias時,點選Type,就會有預設提供的Data Type 可以選擇,接下來我們來看幾個比較常用的Data Type。
以下截圖來自Umbraco官方
這裡設計了一個document type,並把所有屬性都加到裡面。
- Approved Color – 這是一個簡單的顏色選擇器,讓你可以選取一些預先設定好的顏色。
- Checkbox List – 提供選擇一個或多個值(必須預先編輯資料)
- Content Picker – 提供你可以選擇一個document type從你現有的content tree裡面,最後被儲存的格式是content id(Integer)
- Date Picker With Time – 日期跟時間選擇器
- Date Picker – 日期選擇器
- Dropdown Multiple – 一樣是提供選擇一個或多個值(必須預先編輯資料)
- Dropdown -提供選擇一個值(必須預先編輯資料)
- Label – 提供幾本的文字顯示,也可以用HTML (必須預先編輯資料)
- Media Picker – 讓你從media library 選擇一個多媒體檔案,結果會用存儲存media id做儲(Integer)
- Member Picker – 讓你選擇從現有的member清單中挑選一個,結果是儲存存成member id(Integer)
- Numeric – 新增一般的數字
- Radiobox – 提供選擇一個值(必須預先編輯資料)
- Related Links – 提供你增加兩種類型的連結internal跟external ,如果你選擇新增Internal,會給你一個content pick選擇一個content tree裡面的資料,如果是選擇external,你就可以自行編輯你要的URL ,預設還有Caption & Open in new window,可以做設定。
- Rich Text Editor – 這大概是最常用的data type之一,Umbraco 整合了TinyMCE當作預設的HTML編輯器,預設把很多功能都被關掉了,有需做擴充,就必須去修改設定檔。
- Simple Editor – 提供精簡版的HTML編輯器,只能增加文字、粗體、跟斜體還有新增超連結
- Tags – 提供標籤的功能
- Textbox Multiple – 多筆資料列,可以輸入多行。
- Textstring – 單筆資料列,注意這裡最後儲存到DB的型態是dataNvarchar(500),超過500就會噴error
- Upload – 上傳檔案器,會直接幫你轉換成一個絕對路徑的URL
以上是幾個比較常用的data type,可以想想如果你的真正會來編輯資料的使用者(editor),你要怎麼設計一個好用的介面,讓使用者可以容易上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。舉個例子:今天使用者想要把某篇部落格的標題做一個小修改,你的document type裡面的標題property,是不是很明顯的就被找到?
最後補充: Radiobox 、Dropdown 、Checkbox List 跟 Dropdown Multiple 這些預設是沒有任何選項可以選(除非要用程式動態產生),所以要加資料的話,就必須去編輯Data Type,下一篇就來教你怎麼自訂Data Type。